摸清群众“需求点” 当好解忧“活法典”——记盘锦市双台子区双盛街道常家村党总支副书记、“法律明白人”牛大兴
- 发布日期:2024-12-20
- 浏览次数:0
牛大兴,盘锦市双台子区双盛街道常家村党总支副书记、“法律明白人”。多年来,他用心用情化解矛盾纠纷,积极推进乡村法治建设进程。
工作成果
他妙用“情、理、法”三字诀,轻松化解百姓矛盾纠纷,走出了一条群众认可、不伤感情的柔性“调解+普法”的新路子。
人物心声
情理法相融,以法促和谐,帮助百姓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,无论何时,这份初心不能忘。
盘锦市双台子区“法律明白人”牛大兴为村民开展普法讲座
一本民法典,一个热心肠,算清了老李和老刘之间的“糊涂账”。
“糊涂账”缘起一名“糊涂司机”。2024年10月,适逢水稻收割时节,老刘雇人收割庄稼,“糊涂司机”误把邻居老李的水稻也一起收割了,又糊里糊涂拉走了。
老李一见“秃头”稻田,顿时懵了。“我的稻子呢?这可是特殊品种,比普通的稻子贵多了……”老李气哼哼地跑到老刘家讨要说法。面对老李的指责,老刘虽承认误割,但却不认可特殊种植的品种和远高于市场的价格。双方最终也没有达成赔偿协议。
牛大兴听闻此事,第一时间介入,拿来民法典开始讲法,“老刘,你这叫侵权责任,客观上造成了过错,侵害老李的权益,应当承担侵权责任。”“老李,侵害他人财产的,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,所以你也不能漫天要价。”眼见二人频频点头认可,牛大兴接着说:“你们是多年邻里,牙齿哪有不碰嘴唇的呢?你们各让一步,不要把事情弄得像‘裹脚布’。”
牛大兴擅长的“幽默调解法”总能把剑拔弩张的氛围变轻松,两人听了之后,都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,一场纠纷就此化解。
作为“法律明白人”,牛大兴的办公桌上总是少不了宪法、民法典、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书籍。他深知,想要在化解矛盾时让群众信服,必须要“苦练内功”,用法律知识充实头脑,提高自身法律素养。
村民们对这位“法律明白人”的评价,最多的就是“专业、热心、朴实,信得过”。
2024年春节期间,王刚(化名)在村里经营一家音乐主题餐厅,生意火爆,常常营业到深夜,但噪音引发邻居赵伟(化名)不满。
“天天吵到后半夜,难道不知道扰民吗?”
“我做点生意容易吗?客人情绪到位了,我也控制不住啊……”
双方为此开始了频繁争吵。牛大兴主动介入,分别与两人单独谈话。问题的根源在于噪音,噪音的控制在于王刚,牛大兴决定运用“褒扬激励调解法”。“你是老板,又是年轻人,有见识、有修养,这事儿还得你‘打个样儿’。”听了牛大兴的“表扬”,王刚有些害羞,主动表示将作出一些改善,晚上9点半之后限制音响的音量。“我再增加点隔音设施,铺设更厚的隔音垫、悬挂吸音板,减少噪音传播……”面对王刚的主动退步,赵伟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,表示理解邻居的现实状况。一段时间后,噪音明显减少,邻里关系得到了缓和。
闲暇时,牛大兴喜欢整理一些典型案例,积累普法故事的素材。“有了这些真实案例,再搭配上法律知识进行讲解,晦涩的法律条文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,村民喜欢听,普法、调解效果也更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