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光若“晓” 点亮希望——记省女子监狱七监区监区长李晓婷
- 发布日期:2025-03-07
- 浏览次数:0
女性罪犯更加容易敏感脆弱,于她们而言,心理救助同样很重要。
——李晓婷
刚参加工作时,李晓婷是“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二级英雄模范”张晓兵悉心带教的“新兵”。张晓兵一生担当奉献的精神深深扎根在她心底。她仍清楚记得,张晓兵即便因病视物模糊,躺在病床上,也不忘通过电话指导工作。那坚定的声音,成为她前行的动力,激励她立志像张晓兵一样,成为用心用情教育改造罪犯的好警察。
榜样引航 初心如磐
14余年从警路,李晓婷脚踏实地,深入分析犯情、钻研工作、总结经验,逐步成长为业务骨干。她用耐心与爱心,挽救一个个迷失的灵魂,引领他们走向新生。
新收罪犯吴某不到20岁,性格偏执易怒,常因小事与同犯起冲突,还会摔东西宣泄情绪。李晓婷观察发现,她手脚勤快却敏感多疑。经多次耐心谈话,吴某终于敞开心扉,哭诉自己和母亲长期遭受父亲家暴的经历,对母亲牵挂不已。李晓婷深知,像吴某这种本质不坏、有家人牵挂的罪犯,只要多给予关爱与认可,便容易转化。于是,她持续关心吴某,并鼓励其参加监狱职业技能培训,掌握一技之长,出监后能养活自己和妈妈。在她的努力下,吴某逐渐改变,不仅情绪稳定了,与同犯相处也融洽了,这一系列转变为其顺利回归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精准帮扶 重燃希望
“我们要赋予她们生活的希望。”担任七监区监区长后,李晓婷将用心用情落实到每一个行动细节上。她要求分监区长每周抽查监控,以此判断罪犯改造时的情绪波动。这看似繁琐的工作,实则是摸排罪犯信息、化解矛盾于萌芽的关键手段。一次,李晓婷发现罪犯金某情绪波动大,心理负担重,失眠易怒,甚至有轻生念头。她敏锐察觉金某必定有所隐瞒。原来,金某和丈夫被投监时,襁褓中的孩子被送往福利院,10年未曾谋面,她不知如何面对孩子。
李晓婷深知,心病还需心药医。她第一时间前往沈阳市儿童福利院看望金某的孩子。看到与自己孩子同龄,眼神却满是闪躲的孩子,李晓婷心中一软,轻声问:“想不想去看妈妈?”孩子怯生生点头:“警察阿姨,我想有妈妈,想告诉她,我在等她,等她一起回家!”当金某看到这段视频,情绪崩溃,泣不成声。她从未想过,李晓婷会代替自己,像母亲一样拥抱孩子。
李晓婷积极协调相关部门,安排金某与孩子见面。当金某听到会见广播叫自己名字,看到10年未见的孩子用小手隔着玻璃小心翼翼触摸自己的脸时,她放声大哭:“对不起,对不起,等妈妈回家!”此后,金某重拾生活信心,不仅在生产技能比赛中屡获佳绩,还主动将技术传授给同犯。
悉心培养 携手奋进
七监区民警是一支平均年龄29岁的年轻队伍,面对工作经验相对不足的警察,李晓婷耐心指导,手把手传授经验。她鼓励新警在工作中大胆尝试,不怕犯错,因为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才能快速成长。
她精心挑选法律文书范本和个别教育典型案例,在监区例会中进行针对性指导,有效提升监区警察的履职能力。在她的引领下,监区已有5名同事走上中层领导岗位,全体警察干劲十足。李晓婷始终坚信,“要求别人之前,自己先做到!”她的以身作则,让监区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,从“我能干”转变为“我要干”。
李晓婷用女性特有的温柔与坚韧,在高墙之内默默奉献。她每天第一个到岗,最后离开单位,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工作的热爱。她就像黑暗中的微光,为那些破碎的灵魂点亮希望,成为大家心中的榜样。